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中国应急管理杂志:坚持大目标高标准 统筹协调推进 全面发力提升——访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厅长孙喜民

发布时间:2023-03-16 11:53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杂志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落实的关键之年。各省将如何对标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标“十四五”相关规划安排,对标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本期,我们邀请了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厅长孙喜民就陕西省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答。记者:在陕西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无论是谈到去年工作成绩,还是在今后五年工作、今年工作目标中都用专门板块强调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您如何理解省委省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摆位?如何认识当前全省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形势任务?

孙喜民: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去年,20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20多次深入一线实地检查调研,每逢关键时间节点均做出指示批示。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专门板块强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安全生产、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作为重大工作、重要民生紧抓不放,进一步统一思想,为做好全省2023年应急管理工作坚定了信心。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扎实推进重点工作“N个试点”破局,全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事故总量实现历史最大降幅,洪涝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实现两个“零伤亡”。安全生产获得国务院安委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过去五年,全省应急管理事业稳步前进,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灾害防治基础更加坚实,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应急管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从安全发展环境年度特点来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带来的影响持续加深,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压力明显上升。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阶段来看,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任重道远。从安全防范工作规律来看,高强度高密度的大抓大紧之后容易思想放松、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特别是一些同志任务导向型的思维和工作惯性,容易跟不上形势、抓不准要害、盯不紧重点,诸如此类“隐患”让人担心、操心、不放心。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相关工作,省厅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思考和举措?

孙喜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升站位的高度、理解的深度、把握的准度、落实的力度,更加清醒认识应急管理事业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发展阶段和工作要求,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更加聚焦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个时代课题下功夫见成效。

捍卫“两个确立”,坚持和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主动把应急管理置于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之中谋划推动,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做到“两个维护”。

树牢“两个至上”,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两个至上”作为推动应急管理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前提、检验标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切实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建强救民水火的“战线”,筑牢灾害防治的“底线”。

把握“两个大局”,强化系统观念、守正创新。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把安全防范工作同步紧跟甚至超前经济社会发展,坚决防止监管滞后发展,甚至出现断档空档而突破底线等现象。要从“安全监管”向“安全服务”转变,统筹综合运用法治、行政和市场手段,推动各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着力“两个根本”,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经常深入基层和企业一线调查研究,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警觉发现问题,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态度研究问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范化解问题。要强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又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的高招,既要抓住主要矛盾攻坚克难,又要兼顾一般防止漏管失控,既要狠抓当前治标,又要着眼长远治本。

发挥“两个优势”,推进改革创新、协同共治。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树立“大安全大应急”观念,强化“两委三部”职能,理顺各自工作机制,处理好“统和分”“防和救”的关系,以全链条思维和齐抓共管的态势,实现以应急管理的“确定性”应对灾害事故的“不确定性”。

记者: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转段后,各地都在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但同时企业受疫情因素影响,风险隐患压力也不断加大,您觉得今年应急管理工作应该如何自我定位?

孙喜民:党的二十大报告3次提到“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我们将在全面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两个“三年行动”成效的基础上,做实做细“八抓”和“两个坚定不移”。“八抓”就是把握规律抓部署,扛牢责任抓落实,硬化措施抓基础,确保质量抓基层,举一反三抓治理,抢抓机遇抓队伍,从严从细抓自身,持之以恒抓作风。“两个坚定不移”就是坚定不移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向村组社区网格一线延伸强化,全力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多发重发态势,奋力“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坚定不移推进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向车间班组岗位一线延伸强化,全力减少事故总量,聚力防控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围绕“八抓”和“两个坚定不移”,树立大目标高标准追求,着眼“大安全”“大应急”“大练兵”,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认真思考研究,统筹协调突破,全面发力提升。

着眼“大安全”,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措施和陕西省50条具体措施,聚焦6个方面、狠抓18项重点工作。聚焦基础基层,狠抓对象、责任、培训“三个全覆盖”。要集中力量开展企业安全底数清查。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地方党政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推动落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管理能力考核。 聚焦本质安全,狠抓分级分类、双重预防、标准化“三个全面推行”。要推行企业安全风险评级和政府部门分类差异化监管制度。各行业要探索建立实用、管用、愿用、会用的双重预防机制。组织开展标准化企业持续运行情况抽查检查,实行动态管理。 聚焦重点领域,狠抓重大灾害、风险隐患、典型示范“三个专项行动”。矿山领域要高质量推进重大灾害治理项目落地见效。结合全国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做实风险隐患整治专项行动,各市县、各业务口每年开展1个至2个专项整治。要积极“树典型”,鼓励积极探索、先试先行,要办好“现场会”,建立健全复制推广机制。聚焦动态防范,把握生产活动、事故特点、关键时刻“三个规律”。要紧盯高风险时段,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引导各级各部门聚焦增量风险、消减存量风险。要持续强化有限空间作业、检(维)修作业等关键环节逆周期风险整治,督促企业加强高危行业人员安全培训。要坚持系统分析历史同期事故规律和典型特征,加强提醒警示。聚焦质量效能,用好监管执法、追责问责、督查考核“三个手段”。全面执行“三项制度”“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和“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不断强化综合执法、督查检查力度。加强事故统计分析,严格调查处理。坚持“督政”和“督企”两手抓两手硬,坚持“四不两直”,强化检查、反馈、整改、验收等闭环管理。聚焦社会共治,发挥举报奖励、安责险、中介服务“三种力量”。创新举报受理方式,加大举报核查力度,重奖举报有功人员。把安责险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推动八大高危行业全覆盖、全投保,探索构建安责险运行新模式。探索建立中介机构考核评价制度。

着眼“大应急”,坚持预防为主,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认真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要求,全力做好“防”的日常工作,坚决扛起“救”的主责主业,毫不放松持续提升“五个能力”。持续提升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各议事协调机构设置、职责设定和划转,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等重点工程建设。摸清全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形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健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灾害事故分类监测数据交换共享机制。持续提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要建立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持续抓好防洪安全隐患整治,统筹做好防旱抗旱工作。要尽快出台加强新形势下陕西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重点火险县(区)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伍建队率。推动各市县调整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健全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防范应对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救灾能力。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巩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升灾情核查和损失评估能力。加强灾害救助管理,加快建设应急物资综合管理平台,探索构建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因灾倒损民房重建支持力度。 持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应急预案,推动实施《陕西省示范应急演练项目评分细则》。建强救援队伍,优化省级专业救援队伍布局,统筹规范社会救援力量建设管理,加快推进航空救援体系布局落地。提升保障水平,对各级各类专业队伍补偿、调用等进行“一揽子”规范提升,完善应急救援力量、物资、装备快速输送流程。 持续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健全指挥体系,推动完善省市县分级指挥和队伍专业指挥相结合机制,用好“两委三部”工作平台,提升应急值守、突发事件信息获取渠道和能力。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宣教体系,构建全媒体、立体化的宣传教育大格局。健全基层应急体系,加快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16条措施落地。健全科技保障体系,广泛开展“智慧应急”“应急装备发展”等 8 个领域科技创新活动。

着眼“大练兵”,突出实战要求,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干部队伍。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个务必”,以陕西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契机,以全员思想政治铸魂、全员应急素养提升、领导干部决策指挥领航、领军人才攻坚培育、业务领域分类实战岗位、基层人员一线应急强基“六项重点任务”为抓手,整体提升。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锤炼、强化大事大抓,坚持从政治上观察思考问题。全面提升能力本领。加强党员干部专业训练,切实增强依法执政、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的本领。创新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兼职挂职机制,统筹使用职务职级并行政策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多层次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多渠道提拔重用埋头干事、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加大对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奖励表彰宣传力度,加强干部考核评价,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细化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持续开展党风党纪党规教育。持续巩固提升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效,拓展“三个了之”专项整治成果。

记者:对标2023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要求,省厅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做到统筹发展和安全?困难可能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孙喜民:当前,陕西省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安全生产基础不够牢固、技术装备不够先进、管理比较粗放等问题依然突出,在短时期还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同时,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风险加大、隐患增多。加上企业全面加快复工复产,短时间从停产或低负荷运行转向复工达产,风险隐患很大,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压力明显上升。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织密织牢安全生产责任网络。要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层层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年度“工作清单”和部门“责任清单”。要压实行业监管责任,把涉及多个监管部门、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易发点的责任厘清。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破解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最后一厘米”难题。

精准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挑战。要精准防控存量增量风险,依法加快关停退出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的产能和违法违规企业,有序退出“低散小”,加强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严禁落后工艺、设施设备等“带病投产”。要精准防控高危风险,聚焦高危企业,加强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报告、评估、监测、管控,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的风险防控体系。要精准防控规律风险,系统分析历史同期典型事故,每月发布事故风险防范提示;强化特殊作业、关键环节风险防控隐患整治,健全落实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措施。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发挥社会服务机构专业优势,推动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险全覆盖。落实安全生产举报奖励。依法加大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

攻坚克难推进风险专项整治。结合全国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立足实际,开展矿山专项整治。落实国家矿山安监局二十条措施,深化矿山安全排查整治和重大灾害防治。开展危化品专项整治,聚焦重大危险源和生产储存、交通运输、废弃处置、化工园区等重点环节领域,实施精准化分类治理整顿。开展道路交通专项整治,加强事故易发多发路段道路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建设工程专项整治,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加强危大工程安全管理。开展消防领域专项整治,紧盯重点场所以及新兴业态推进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协调督促开展燃气、自建房、特种设备等其他领域专项整治。

动真碰硬落实监管执法问责。全面开展督查检查,织密纵向、横向、专项督查检查网,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精准执法处罚,全面实施分级分类精准执法,推广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专家指导服务机制。严肃责任追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确保事故查处责任追究和整改落实到位。

凝心聚力补齐基层基础短板。强化网格化管理,推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16条措施落实。要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快《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修订进程。加强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坚持科技赋能兴安,推进高危行业领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实施“互联网+执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

(本文转载于《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023年第二期)


底部相关链接